中国足彩网

图片

杭州市体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5- 05- 23 11: 3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杭州市体育局
分享:

2024年,杭州市体育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及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坚持党建引领聚势赋能,改革攻坚创新突破,持续放大“后亚运”效应,扎实推进国际赛事之城建设,努力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加快推进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拉开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一)稳步推进赛事之城建设,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一是精细管理,做强赛事支撑。市级层面设立国际赛会之城专项资金,建立重大赛事“一赛一议”机制,为引进举办顶级赛事提供坚实保障。市体育局建立“1+1+X”赛事运行机制,全力推进重大赛事引进、筹备、举办的全流程工作。建立赛事线上报备数字化体系,每月对外发布赛事计划和观赛指引,健全赛事引进退出闭环机制。萧山制定了重大体育赛事引进政策,全年补助资金预计超过1000万元,并打造“赛事路演招商”市场化办赛新模式。

二是高频办赛,观赛热度高涨。过去一年是杭州历史上除亚运举办年之外赛事最为密集的一年,办赛量相较以往呈爆炸式增长,覆盖30余个运动项目。市区两级体育部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国内外单项体育组织加强沟通,积极引进特色赛事。例如,余杭区、临平区、钱塘区以打造“橄榄球运动项目之区”“世界空手道赛事名城”“青年时尚体育运动之城”为抓手,成功举办亚洲7人制橄榄球系列赛、亚洲空手道锦标赛、一带一路东盟国际速度轮滑城市邀请赛等优质赛事。全年我市共举办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国际划联“杭州超级杯”、世界无人机竞速锦标赛等国际性赛事28项,全国性重要赛事65项,区级以上赛事活动470余项,并成功打造杭州女子马拉松、杭州(国际)毅行大会、中国环千岛湖公路自行车赛等一批展现杭州城市风貌和山水风光的特色赛事,累计现场观赛人数超50万。

三是扩面传播,国际影响增强。发布“杭州体育”新版LOGO及宣传口号,新开设视频号、抖音号等官媒阵地,全年各类视频、图文宣传阅读量达136万次,全市体育相关内容受中央媒体报道90余次、省级媒体报道120余次、市级媒体报道170余次,召开市级新闻发布会2次。与超百家海内外权威媒体合作开展赛事全方位报道,收视范围覆盖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与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联动宣传,总浏览互动量约263.5亿人次。全年共有2000余名国际高水平运动员来杭参赛,切身感受杭州一流的城市服务和赛事服务,成为最有力的赛事之城宣传者。传承和弘扬亚运精神,举办纪念杭州亚运一周年系列活动“亚运记忆”体育开放日、奥运冠军“面对面”、杭州体育事业发展成就展等体育文化交流活动。

(二)扎实巩固竞技体育基础,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竞技成绩多点开花。落实“奥运争光”“亚运争光”计划,做好运动员动态跟踪保障服务。12名杭州运动员在巴黎奥运会上参加了7个大项17个小项的比赛,获2枚金牌。9名杭州运动员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跳台滑雪、速度滑冰、花样滑冰三项比赛,勇夺5金1银2铜。全年杭州运动员获得各类国际赛事金牌44枚,全国赛事金牌177枚。

二是加强竞技人才储备。系统谋划新一轮奥运周期训练备战工作,2024年布局65个运动项目,新增街舞、冰球、花样滑冰、攀岩、棒垒球等项目,青少年运动员布局数增加至10683人,新增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1703人。持续深化“体教融合”,与杭州市教育局共同公布了159所新周期市队联办基地中国足彩网,举办杭州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单项赛事54项,涵盖33个运动大项,1.5万余名学生参赛。4000余名青少年运动员参加省级赛事,以赛代练有效提升竞技水平。

三是优化青训培养环境。进一步改善我市青少年运动队训练条件,有序推进杭州陈经纶体育中国足彩网改扩建、杭州体育场提升改造等项目前期,市水上运动中心训练队伍正式进驻富阳水上运动中心,积极谋划杭州体育与健康职业学院筹建。狠抓运动员文化课教育,培养专业突出、能力均衡、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运动员,体校生参加大专及以上院校考试录取率达60%,双一流大学录取率13.33%。

四是足球改革迈出坚定步伐。建立市级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联席会议制度,高规格召开杭州市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工作动员部署会,构建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统筹部署、分管副市长牵头督办、市直部门协同推进、区县政府全面落实、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大足球”工作格局。制定推进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若干措施、实施方案、足球发展十年规划等事关长远的顶层设计文件,明确全市足球改革发展路线图。去年新建足球场地165片,全市足球场地总量达1475片,举办“西湖杯”社会业余足球品牌赛事170余场、“市长杯”校园足球赛约5000场。建立“6+3+1+1”一条龙青训人才输送体系,各地依托“市队联办”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中国足彩网,为精英运动员配备24所优质中小学,加强升学保障,杭师大成立杭州足球学院。职业足球有新起色,完成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股改,并新引进一支乙级联赛男子职业球队——杭州临平吴越荣耀之城足球俱乐部。萧山区成立了全市首个区级球迷协会。

(三)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民健身氛围进一步浓厚

一是多点发力推动体育便民惠民。制定落实《杭州市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工作方案》,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工作。超额完成省、市年度民生实事,新建群众身边体育健身设施450处和环浙步道483.57公里,开展青少年防溺水公益培训3668堂,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和科学健身指导1.4万场,实现公共体育场馆惠民开放60家以上。首次推出“超级星期六”百姓运动会系列群体赛事活动,吸引近2000名民间“达人”参赛。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预计达3.13平方米,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7.6%。

二是优化布局增加运动场地供给。充分挖掘老旧小区、公园绿地、废旧厂房、储备用地等城市闲置的存量空间,新建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共1571片58.13万平方米,新布局木球、地掷球、滑板(轮滑)等新兴运动项目,全市嵌入式体育场地总量已超5900片205万平方米。余杭区新建嵌入式场地量居各区县市之首,宝塔星苑体育公园等3个项目被列入嵌入式标志性成果。全市中小中国足彩网已有986个室外体育场地和269个室内体育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全年服务健身市民超1557万人次。推动237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率先向社会开放。区县市大力推进“一场两馆”建设补短板工作,西湖体育馆完成复建并成功举办CBSA斯诺克巨星邀请赛,钱塘区体育馆、游泳馆建成投用,临安区亚运场馆三期体育场建设项目顺利立项。

三是创新模式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亚运场馆在线”升级为“杭州体育在线”,进一步提高场馆智能服务和智慧管理水平,优化场馆一站式服务、健身指导线上公益课、赛事活动预告报名等功能,已有979个运动场馆入驻。首次开展全市公共体育场馆惠民开放评估,490余项问题逐步整改到位。探索“运动促进健康”新服务模式,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合作设立杭州市体育医院,逐步构建市级运动促进健康指导中心、“体卫融合”区级功能服务站、“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三级服务体系。去年,建成3个省级“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其中,拱墅区康桥街道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得到国家体育总局高志丹局长的高度肯定。

(四)优化体育产业环境,引擎驱动力进一步释放

一是赛事活动助推体育经济发展。与商务局等四部门联合出台《杭州市关于进一步促进“演赛展商旅”联动打造“赛会之城·购物天堂”的若干措施》,为赛事活动举办主体提供更多支持。开展“跟着赛事游杭州”、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夜健身点亮夜生活”等体育促消费活动300余场,全年各项赛事拉动相关消费超10亿元。去年销售体育彩票77.15亿元,实现三年销量翻番,继续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城市第四,为国家筹集体彩公益金18.34亿元。我市3家企业入选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单,1家企业入选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凯普全民健身智慧体育解决方案、宇树健身泵、巨岩赛时智慧场馆运行管控平台3个杭州企业案例入选工信部和体育总局“2024年度智能体育典型案例”。

二是集中优势打造户外运动品牌。推出“户外运动+潮玩休闲”全域体育旅游线路,打造以户外项目为重点的特色体育休闲游产品百余项,制作发布杭州“体育三进”电子地图、杭州户外运动休闲指南。擦亮骑行友好城市品牌,设计发布“骑在杭州”品牌,与高德地图合作推出21条骑行导航路线,并在“杭州体育在线”平台组织开展线上打卡促消费活动。余杭区、临安区、建德市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山水资源,打造“骑遇鸬鸟”、“户外天堂·潮动临安”、“轻极限运动之城”等特色户外运动IP。全市建有8处室内外冰雪运动场地,春节期间接待人次达5.3万,总营收超1717万元。临安启迪冰雪荣耀之城、萧山杭州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等冰雪产业项目加快建设中。

三是加强体育市场综合治理。推进全市体育健身预付式消费联合整治,成立体育健身服务行业“清流联盟”,加强行业自我监督管理,共有19个品牌258家门店纳管。设立“体育健身消费维权联络站”,调解纠纷425起,涉及金额达330万元。制定《杭州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一件事一次办”实施方案》,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落地见效。动态掌握全市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情况,做好存量机构的审核准入。创建体育特色信用品牌,推出信用免押金租借体育器材服务。动态摸排更新全市体育企业入库名录5596家,首次开展五一、国庆假期体育消费分析。

(五)强化党建引领作风提振,进一步凝聚干事创业内驱力

一是深学笃行把牢政治方向。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年开展党组会学习、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8次。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3期,开展支部专题学习82次,推动党员干部持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全年认真办理市领导批示184件。

二是驰而不息清朗政治生态。召开局系统作风建设大会和警示教育大会,开展党纪专题党课。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扎实开展“四个到现场”巡查工作,定期分析研判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新制定《杭州市体育局系统干部职工纪检信访和问题线索报告制度》和《杭州市体育局廉政谈话制度实施办法》,深入排查防控廉政风险,经常性开展干部谈心谈话,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圆满完成上一轮巡察历史遗留问题的整改销号,全力配合市委巡察组开展新一轮巡察工作,坚持立整立改,举一反三,制定局党组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四张清单”,高标准扎实推进问题整改,整改进度已达88.5%。

三是持之以恒夯实党建基础。坚持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促发展,开展“抢抓后亚运、攀登新高地”队伍建设“145”主题年活动。聚焦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六条标准”,制定《杭州市体育局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工作指引》。聚焦服务经济、响应民生、推动发展,持续培育党支部工作法案例,提升“AI动杭州·体育先锋”党建品牌。注重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更好团结干部,完成局工会、妇工委换届,成立局团委,开展“体育青年说”“党组书记与团员青年面对面”等专题活动,加强与党外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体育类社会组织的日常沟通交流,为体育事业发展广开言路广泛听取意见。

四是系统推进三支队伍建设。首次制定《杭州市体育局干部人才工作五年规划(2024—2028年)》,着力构建处级科级干部、年轻干部、专业型干部等人才梯队体系。举办赛事之城建设等专题培训班4次,首年开设局系统月度“阳光大讲堂”,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思想认识和履职能力。大力挖掘培养年轻干部,综合运用四级联考、基层遴选、制度性交流调任、选拔任用等方式,吸收年轻高学历干部和专业型干部。壮大专业体育人才队伍,修订《杭州市教练员管理办法》,创新推出《杭州市体育人才授权认定方案》,为吸引集聚各类别体育专业人才打开通道。有序推进杭州市高层次人才目录认定,审核通过3名E类高层次人才。积极培育选拔体育职业技能人才,2名健身教练获评杭州市D类高层次人才,1名健身教练获评“国家技术能手”(拥有参评杭州市C类高层次人才资格)。